第552章 张四海
   
   
   
   
	  除了鱼和鸡比较难收拾,花了一点功夫外,再加上有人帮忙,很快就把晚上需要的食材准备好了。
  其实这也是何雨柱近些年来第一次做宴席。
  当然,每年除夕宴不算,没这个隆重。
  不仅马华早就出师,名声在外,现在牛犇的手艺也达标。
  找上门的邀约都他推给了两人。
  这俩徒弟也给他长脸,做的很棒,没砸了他的招牌。
  并且马华和牛犇在去年也相继结婚了,证婚人还是他,女方也都是本分的人家,两口子过得很幸福。
  徒弟结婚,他这个做师傅的自然得表示。
  没得说,大手一挥,结婚宴的花费都是他出的,而且他还送上了专属礼物——两套花了大价钱,找名师打造的厨具。
  大大小小,一共二十四把。
  颇有些传承的意味在里面。
  噢,对,这就不得不说一句,现在的何雨柱还是车间工人,但经过不懈努力,他已经是五级车工了,每个月的工资成功回到小康阶段!
  因此雨水时常挖苦他:
  “哥,你不一定是厨师里最会车机器的,但你一定是车工里最会做饭的!”
  瞧瞧,不愧是亲妹子,这嘴巴,真是抹了蜜一样。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  下午,四合院出现一个陌生人,一副庄稼汉的打扮,找到了何雨柱。
  “师傅你来了啊,家伙什拿了啊,来,这边。”
  何雨柱领着他前往兔窝,看到这么多家养兔子,男人还吃了一惊。
  好家伙,养这么多准备干嘛。
  “嘿,这小东西,一生就是一窝,一转眼就这么多了,所以才想着卖出去,除了这五只,剩下的你都抓走把。”
  指了指何月最喜欢的五只,其余的何雨柱都打算处理了。
  原本他是打算把它们都吃了,但闺女还小,眼巴巴地看着他,奶声奶气的,何雨柱就下不了那个手。
  但这些兔子太多了。
  刚好今天在菜市场遇到一个卖兔子的商贩,他上前询问收不收兔子,对方点头,然后他就把这些兔子都许了出去。
  男人点头,直接拿着麻袋,走进窝里抓兔子。
  何雨柱决定还是得和闺女说一声,不然她伤心了可怎么办。
  于是他进屋把何月抱了出来。
  果然,何月就问男人在干嘛。
  “宝贝,咱家的兔子太多了,叔叔家里的小孩子很多,很喜欢兔子,咱把家里的兔子送小朋友几只,好不好啊?”
  从小经历爸爸妈妈地教育,何月也懂得分享的美德。
  于是,懵懂的她点头,同意了爸爸的提议。
  多年以后,每次姐姐讲述事情的真相,何月都是埋怨爸爸是个坏人,骗小孩子。
  哈哈哈哈哈。
  卖兔子只是一个插曲,院里的人也没在意。
  须臾间,太阳落山了。
  一大爷家里支起了两张大桌子,何雨柱在自己家里炒菜,端菜的是易安。
  这是一大爷安排的。
  今天易安是主角,酒席也是给他准备的升学宴,那他就是拿出百分之两百态度,用来答谢四合院这些叔叔伯伯。
  谦逊,永远是国人最推崇的品格。
  最先来的是和一大爷关系比较亲近的那批人,他们都想着过来帮个手,但一大爷哪能让客人动手,把他们牢牢地摁在了桌前,拿出准备好的茶水和瓜子,以及糖果,陪他们聊天。
  雨水坐在床上,陪着何星玩积木。
  他的丈夫,也就是张四海,正在给大舅哥打下手,添柴递盘子什么的,很勤快。他这并不是在讨好何雨柱,而是他平时在家里也是个勤快的人,家务活大多都是他干的。
  这点也是何雨柱最看重的。
  “四海,你在办事员上面也干了两年多了吧?”
  “嗯。”
  张四海点头,伸手接过了盘子,放到托盘里,易安立刻端着盘子走了出去。
  “我前两天和冯主任见了一面,他说街道准备提拔两个干事员,你的资历和工作态度都是最好的,不出意外的话,其中一个名额就是你的了。
  你知道该怎么办吗?”
  张四海看向何雨柱,先是一愣,然后快速点头,郑重地回答:
  “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。”
  何雨柱最喜欢的就是他这点,老实,但不傻,相反还很聪明,一点就通。
  “不错,要比之前更低调,更努力,这样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。”说完后他又看向何雨水:“还有你,我已经朝冯主任请了假,以后你就在家安心养胎就成,自己的身体不行,还逞强。
  你知道上次去医院你嫂子有多担心你嘛。
  回来后天天和我念叨,说要去照顾你。”
  “啊啊,我知道了,哥,我现在都是要当妈妈的人了,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。
  快炒你的菜吧,啰嗦。”
  雨水不耐烦地说了一句,把对何雨柱的怨气撒到了小星身上,直接把他的高塔给推倒了。
  小星:???
  “嘿嘿,不是姑姑干的,是它自己倒的。”
  小星:我是小孩子,但我不傻!
  但他在家里属于地位最低的,只比小黑高一点,要是敢拆穿姑姑的谎言,还不知道会被她怎么蹂躏呢。
  唉,他可太难了。
  对妹妹和妹夫地嘱咐到此结束,何雨柱加快了炒菜的速度,同时每份出锅后都会留一盘放到在家桌子上。
  今晚他家里的人也不少,除了自己外一家四口,雨水一个,一大妈和老太太,以及现在奶奶不疼,妈妈稍微爱一点点的小当和小槐花。
  按道理老太太应该去对面的主桌,但她的年纪毕竟大了,现在很少再去凑这个热闹了。
  即便有着何雨柱药膳地滋补,但老太太的身体还是每况日下。
  现在就有些迷迷糊糊的,时常会忘记一些事。
  据一大爷地经验来看,老太太恐怕大限将至。
  对此何雨柱没什么办法,只能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她老人家最后的这一段路,希望她能安享晚年。
  话扯远了。
  所有的菜出炉,何雨柱嘱咐何月好好吃饭,和张四海结伴去了一大爷那屋。
  里面,已经坐满了人。
  “四海,你做那里,柱子,你来这。”
  一大爷起身安排座位。